顶着烈日出发,在到达美术馆的瞬间无疑是最享受的一刻。出了南京东路6号地铁口,步行不出十分钟就能看见这栋建筑。外滩美术馆的入口窄窄的,售票在入口第二个房间的左手边。此次展览的票价为50元,若携带学生证为20元(国外学生证可用)。其他选项也有300元的年票 (年票内含其他优惠)。
上海外滩美术馆
上海外滩美术馆坐落在外滩边上,是一栋精致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它由英国建筑师设计,1932年竣工,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时过境迁,在今天繁华的外滩,这栋典雅精致的建筑仍然担任着展览的使命。
林天苗,与其夫王功新是中国杰出的装置、新媒体艺术家。林天苗在1961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市,在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后留美学习于纽约艺术家联盟学院。在留美近七年的时间在纽约参与设计工作。在1995年回国后开始策展以及艺术创作。
在林天苗的艺术实践中,丝线,头发以及棉花等丝状材料往往被利用在她的艺术作品里。林天苗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在材料的选择上带有严谨的思考,作品在震撼的视觉效果下是更深刻的社会观察及反思。
正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展的 体·统 是林天苗的个展。此展包含了大型装置与交互艺术,展品既有强烈的手作感,又结合一定程度的科技感。这些在多元的外表下传递了统一的精神内核——持着质疑态度,艺术家本人从自身身份出发用观念的手段对认知范式、社会准则以及意识形态的再推敲。
“作为艺术家,我仅期望把自我内心的体验及心灵感悟分享给大家!” ——林天苗。
排队等待体验本展的第一件装置艺术
“自二楼展厅向上,参观者将依次走过 ‘个体意识’、 ‘集体意识’、 ‘公共意识’、和’终极意识’等板块层面”。
由白色充满,2楼运用了初始色来展现本展的第一个板块——个体意识。展厅的中心是一件大型交互装置《反应》。进入这个巨蛋/巨型胶囊后看见的是一个模拟血液的蓝色荧光液体。这些液体被盛在一个螺旋状滴管里。当观众将手腕放置在感应器上时,液体也会相应滴落,伴随的还有脚底的震感。
在个体意识的上一层为集体意识。走上3楼最先看见的是装置作品《暖回》。不断公转的玻璃器皿里装有抓人眼球的粉色液体。在无尽循环的稳定运动下隐喻的是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看似理性的大潮流。
在《暖回》背后是一件大型多媒体装置《嗨!!!》。这是林天苗的早期作品,丝线的运用也是林天苗日常材料再创造的体现。在这件作品中,几万根白线连接了墙面与幕布,投射了一敏感的传输及微妙的运动感。在幕布上艺术家照片的变化下这些白线显得有序而宏大。
在“变即永恒”的语境下,3层的两件装置作品《暖回》与《嗨!!!》利用材料语言讲述了集体与个人的抗衡。
最后一层是五楼,是体·统的最后一件作品《失与得》(终极意识)。围着回字型的展厅排开,这120个小型雕塑都由复制骨骼标本与工具组合而成。这些天马行空的合成物在被艺术家组装再结合的过程中也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们原本的功能性被覆盖、颠覆,最终赋予了其政治性。从材料出发,骨骼和工具的粘合绑定可被理解为一种比较:工具被身体有型地利用,而在广义上大量身体的利用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这种互换性是此件作品的亮点。